国际潮团总会主管刊物《世界潮商》杂志

张汝成

2014-04-16 17:23 来源: 网络

113.jpg

张汝成,1947年1月出生,1964年12月入伍,广东潮阳人,少将军衔,按副大军区职待遇。历任干部科干事、秘书科副科长、大军区政治部科干处处长、干部部副部长、群工部部长、军分区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省军区副政治委员、集团军政治委员。2005年7月任驻港部队政委,2007年7月任广州军区副政委兼纪委书记。

十七届中纪委委员

履历

1964.12——1969.05,工程兵建筑团战士、集训队班长、政治处干事;

1969.05——1970.06,后勤分部政治部干部科干事;

1970.06——1979.05,广州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干部科干事、秘书科副科长;

1979.05——1983.05,解放军广州军区政治部干部部计划调配科副科长、科技干部处处长;

1983.05——1985.12,解放军广州军区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

1985.12——1988.07,广东省佛山军分区政治委员(1987.03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班毕业);

1988.07——1990.09,广州军区政治部群众工作部部长;

1990.09——1993.02,陆军师政治委员;

1993.02——1997.09,陆军第42集团军政治部主任(1993.03—1994.04在国防大学基本系学习);

1997.09——1999.09,陆军第42集团军副政治委员;

1999.09——2001.03,湖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2001.03——2005.07,陆军第41集团军政治委员(2003.02—2003.08在国防大学战略班学习);

2005.07——2007.06,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政治委员(按副大军区职待遇);

2007.06——2010.07,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军区党委常委;

1995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2006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专访驻港部队政委张汝成

张汝成 中将军衔

1964年12月入伍

1985年12月任广州军区佛山军区政委

2001年3月任某集团军政委

2005年7月任驻香港部队政治委员

解说——驻香港部队驻防在实行“一国两制的”的香港,对于每一位驻港官兵来说,政治上有着特殊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所以,当张汝成上任的第一天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确保部队官兵“政治上特别过硬”。

记者:作为政委来说,来到了这个驻港部队,一方面要了解香港的方方面面的情况。另一方面,很重要一个职责要了解自己的官兵,在了解自己的官兵这方面,您的这个方法是什么?

张汝成:首先就是要深入到基层深入到官兵中去多和他们接触多和他们谈心听听他们的呼声和意见尤其是要注意多和官兵交朋友把这个官兵当成自己的兄弟来交心让他把心里话给我们说一说

解说——1964年底,17岁的张汝成进入广州军区后勤部工程建筑某团,当时他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兵,40多年的部队经历,张汝成当过班长,历任干部科干事、军分区政治委员、集团军政治部主任、集团军政治委员,可以说,张汝成是从最基层的连队中成长起来的,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如果有哪位战士一旦出现异常的现象,张汝成通过表情就可以察觉。

记者:我听说您经常特别细心地观察很多官兵的表情。有一次路过一个哨位的时候,看到一个哨兵,你就透过他的表情觉得,他可能心里头有事。果然后来一找他谈,有事,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张汝成:一般来说,哨兵在站岗的时候,精力是非常集中的,形象是非常正规,非常严肃的。当时我看这个哨兵眼神有点分散,精力不是很集中,所以我判断这个战士,可能是有一些什么问题在思考。

记者:结果发现那个哨兵的确存在心理上的问题?

张汝成:确实是因为在某个问题上的理解。他有一种,可以这样讲,症结的结口没有解开,所以变成心理上的障碍。

记者:现在其实我知道,如果要是采用一种过去普通会时常采取的旧式教育,可能会简单一点。但是现在要采用这种心理和更多交心的时候,其实对领导的要求是更高的。因为你要有更多的这方面的知识,这方面无论从您,还是从底下其他的带兵的人来说,是否也有意识地在强化和学习?

张汝成:那么我们现在在基层,包括一些专业技术干部,每年我们都要请专家来讲心理疏导的知识。第二个注意在实践里头去摸索,开展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同样的心理问题,它表现也不同。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心理疏导的方法也不同。这个要对症下药,这样才行。

解说——根据“基本法”和“驻军法”的规定,驻港部队与特区政府是没有隶属关系的,但是驻港部队又要发扬亲民爱民的优良传统。这是一种与内地截然不同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所以,对于每一位驻港港部队的官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你看在军营里头,早晨也好,晚上吃饭也好,吹军号是非常正常的,但是都习以为常,驻港部队不吹。为什么?

张汝成:这是为了减少对群众的生活的影响,实行不扰民的政策。

记者:尤其空军?

张汝成:飞机升空的时候,要避开比较闹市的地方,避开群众休息的时候。我们舰艇登陆演习的时候,要避开群众的游泳场,要避开群众的公众假日,这是都要考虑。我们的实弹射击,要跟政府上报,提前七天,完了以后老百姓他才可以根据我们的安排来避免发生相互之间的矛盾。

解说——尽管香港民众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各不相同,但是驻港部队在尊重差异中增进感情交流。10年时间里,驻港部队曾经30多次参加特区政府组织的节日庆典等活动,10次组织5500多人次参加香港义务植树3万多株,组织了9次3600多人参加义务献血160万毫升。

记者:香港的百姓怎么看待我们驻港部队每次都会非常踊跃地去参加这个公益的献血?

张汝成:这个是我们驻军军兵一种自觉地做公益事业的活动。香港同胞对我们这个行动是非常赞赏的。他们觉得,我们驻港部队的官兵年纪轻,身体好,血液的质量很高。他们都非常高兴我们的驻港部队的官兵去献血。而且香港这个地方,对献血的人员他有很多优待政策的,但我们这里驻军只有献血,但不享受香港这个(优待政策)。但是确实需要有急诊,我们缺乏血源,去找他们支援,他们也会支援的。

解说——十年前,驻香港部队风雨兼程,在举世瞩目下进驻香港履行防务,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十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这支威武文明之师将继续履行祖国和人赋予的神圣使命。

记者:看到您的名字,我也想到玉汝于成这四个字,一方面要把驻港部队一年又一年的打磨成一个很好的玉,另外也要把每一个从驻港部队走出去的士兵,打成一个玉,因为他们走出去,可能有很多人才20多岁,将来社会当中有很多很多的经历要面临,这些问题您是否也要考虑,要给他们一个很好的未来?

张汝成:我们要确实以对官兵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培养他们,教育他们,给他们创造成长进步的条件。使他们将来走入社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基础。

记者:如果把怎么驻港部队比成一个大学校的话,从这个大学校里毕业的毕业生,在社会,在就业市场上可非常受欢迎的。

张汝成:是这个样子。我们的士官到地方也是很抢手的,因为在社会上对驻港部队的信任,对驻港部队的认同,这个还比较高的。

记者:十年了,即将面临这样一个大日子。十年前就已经提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您觉得在十年后,我们要为文明之师添加哪些新的内容?

张汝成:我感到这里头有几个事要解决好,一个就是提高我们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第二个就是要继续培养我们的官兵良好的思想作风,确实树立一种爱岗亲民的形象;第三个就是还是要严格落实从严治军的方针,遵守《基本法》、《驻军法》,确实做到秋毫无犯。这样的话我想形象可能就会保持得更好一些。

Copyright © 世界潮商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北京创众云联科技有限公司